
写在前面的话
(相关资料图)
狮王
年前,因为疫情原因,《狮王》辗转几个城市,除了在上海“首吼“一夜抱憾返京,其他城市均未能如约演出。
那晚在上海的观众意外地成了“天选观众”,像从浓云密布的天庭,幸运地见证了“狮王”现身。
想到那晚,从商城腹地传出的铿锵鼓点,还是有些恍惚如梦。好像和那十来个小朋友一起守护了一个秘密,不知哪天又会在哪里和那忽闪着粉色眼皮、抖动着黝黑鬃毛的威猛小狮子相遇。
传于少年,承于一生。
好在,这个春天,《狮王》即将重新回到剧场。杭州,北京,上海,苏州……所到之地,小杨变老杨的故事好像又开启了新的轮回,白纸坊狮王也不怵于又一次短暂的告别,会在无数个暗夜与见识过它神威的人们自在神交。
借着开票日,为大家奉上去年那晚在上海的首演记录,先睹为快。
近日流感肆虐,也为大家奉上独家狮王护身符,愿每个家庭拥抱春光无限~
上周四晚,从北京“羊口脱险”的小不点原创亲子剧《狮王》,辗转在上海实现了“宇宙首演”第一吼。
准点开场,迎来“幸存观众”。
每一位走进剧场,我都很想行大礼致敬。
前排一位刚落座的妈妈安顿好孩子,看看四周,叹了口气:这疫情闹得呀……
听得鼻子一酸,要说这时节“敢”和孩子来剧场打卡的,还真是和“太狮”一样样儿——“一身正气、一派天真”了!
索性,戏不负人。
又威又萌的非遗小狮子,一亮相就让在小不点剧场看惯了欧美“文戏”的观众弹眼落睛。北方的雄奇正统,在南方并未水土不服。阴阳混沌的日子里,小剧场鼓声震天,狮吼贯耳。身长一米八的黑毛狮王从八仙桌上一个腾跃,擦着横梁铿锵落地,鬃毛翻飞,凛凛威风。
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人杨敬伟伯伯,在台上给年轻人敲锣鼓、当绿叶,一如藏了一辈子的功与名。压轴一分钟“狮人合一”,却藏不住他数十年扎实功夫、人生起伏——雷霆般矫健步态、闪转腾挪,六十好几的身体里迸出澎湃少年气,惹得大小观众热血上头、高声叫好。
一位妈妈从剧末一路哽咽到退场,说剧场版的“雄狮少年”没有让她失望。
“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样动人。原来非遗传承人也是兜兜转转离离散散半辈子才和狮子结缘。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走过一生最真实的样子啊~”
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妞,前半程从指缝里偷着瞧,后半程一路蹦跳着拍红了巴掌。“去找你的小狮子呀!”小妞眼神明亮,冲着扮演杨伯伯年轻时代的“小杨”喊。
“小杨”暗笑,这是他没说出口的台词呀。
都说非遗非遗,就是“非常遗憾”。
这一晚,小孩子和这260岁的小狮子找见了彼此,我想该是不遗憾的吧。
小狮子说小,其实并不小。
直立起来是北方大汉的身高,一张嘴能把小孩脑袋“吞”掉。
可比起它的老祖宗们,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毕竟太狮的太,乃“大”之意啊。杨伯伯说,解放前的太狮,身长一丈二(约4米)。狮头有70斤重,现在要舞得动这份量的怕只有习武之人了;改轻了,也有14斤重。狮脖子上七个大铜铃,代表“喜怒忧思悲恐惊”七种情绪,旧时里,每个铜铃都有馒头那么大。
白纸坊舞狮“想象一下,”年轻导演郭琰拿着老杨珍藏的旧照片,和我们比划起来,“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街头,从白纸坊到潭柘寺漫长的进香仪仗里,两只4米多长的巨兽在人群里随着震天的鼓点上下跳动。摆摆头,铜铃响震耳欲聋。猛地从桌上翻滚着跳下,冲到人面前,你大概真的会相信那是从天而降的神仙。”
广安门内白纸坊如今,街道宽了,狮子小了,舞狮的人少了,狮王的“神性”似乎也变弱了。但杨伯伯似乎不怕它“变”,也不怕“神”和人亲近。
“我最乐意的事,就是白纸坊舞狮能让更多人看见。”
首演前,我去中国非遗网查了查,“数字博物馆”里,关于“狮舞(白纸坊太狮)”不过一屏的文字。而仅有的两位“相关传承人”之一,杨敬伟的介绍也像文物标签似的,仅仅给出一串序号和项目编号。
这和我们认识的“话痨老小孩”可差远了啊……
北京剧场同事田甜回忆说,老杨第一次带她去见“狮王”真容,是在没有灯的废弃剧场。杨伯伯打着手电筒,一一照亮被他码得整整齐齐的狮头,前尘往事张口就来。
与他的狮王
老杨头
狮
“小田,你帮我打着光,我给你舞一个!”没等反应过来,老杨头已经在微光扬尘里变身成了“狮王”。
要不是两年前另一部小不点原创剧目《斗水》,机缘巧合融进了杨伯伯给指导的“狮舞”,我们怕也没有机会认识老杨,听老杨讲“小杨”和“狮子小神仙”的故事,也不会想到请老杨打开蒙尘的库房,请出“瞌睡”的《狮王》,在城市中心“国际范儿”的亲子剧场为小不点们好好抖擞一回。
《狮王》源自杨伯伯真实的成长故事,从小时候在礼堂里和狮王短暂初见,到辗转于体校、部队、工厂,一次次错过和思念,半辈子平凡又曲折,最终担当起狮舞传承人。
手绘插画动画: 申昕彤最让我意外和动容的,该是“放松”二字。
因为杨伯伯的放松,导演放松了。
故事说得放松,非遗也便走下神坛,放松了。
于是你会发现,从老杨小时候想学舞狮,练了七天功夫也摸不到一根狮毛,到今天孩子们走进剧场,伸手就能给狮王来个摸头杀。
从开国大典、香港回归、奥运盛事才出场的大咖,到融入诙谐故事、当代音乐、动画投影的亲子剧角色。
从非千挑百选的拜师传人不舞,到今天舞台上的跑酷运动员、戏剧演员,老杨头说,只要你想学,他现教。剧场之外,从小年轻到广场舞大妈,他都教,还亲自给你打鼓助威!
作为观众的普通人,得以走近“狮王”身后的普通人。我们以为的“天选之人”,原来也有过害怕、软弱、放弃、怀疑。你很难说,是传人守护了非遗,还是非遗的精气神守护了传人,以及和他们一样经历着人生百味的万千普通人。
被列为非遗的东西,虽然都毋庸讳言濒临“遗忘”,但我第一次感到,它们好像有着被“遗忘”的底气,是经得起一轮轮“暂别”和“重逢”的。
穿越数百年风雨,让它们厚重、神圣的不只是礼仪章法、礼赞荣誉,说到底还是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和信仰的印记。好像无言的长者,耐心等待和庇佑儿孙长大,用自己身体和情感的淬炼,来回望、印证我们和祖先一脉相承的东西,再自发地承担起把它们传承下去的义务。
狮王
奇幻讲故事剧场
杨伯伯说,“喜怒忧思悲恐惊”,这对应狮脖子上七个大铜铃的七情,正是白纸坊太狮比技艺更精彩、更珍贵的部分。“角儿能成角儿,都是因为心里有。你的阅历,遇到的人和事儿,都会长在狮子的表演上。”
狮王七情 :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情,果然也不枉初次登上亲子剧舞台的老杨一片心意,让大小观众看见了狮王背后的人,和狮王不散的神。
剧末,“老杨”举着狮王争霸赛的金牌问到:你们说,这奖牌该归谁啊?“归你!归你!”还没从狮舞余威里缓过神来的孩子们争相喊着,惹得老杨和现场一片大笑。
“我看啊,狮人合一了呀。”
一位妈妈悠悠地说道。
上海演出
《狮王》奇幻讲故事剧场语言:中文建议观剧年龄:4岁+ 演出时长:60分钟 【上海】演出(全面开票) 演出时间:2023年4月13日-4月23日(具体场次详见小程序) 演出地点:大宁国际广场小不点大视界亲子微剧场【杭州】演出(已经开票) 演出时间:2023年3月16日-3月19日(具体场次详见小程序) 演出地点:杭州大剧院小不点大视界亲子微剧场【北京】演出(已经开票) 演出时间:2023年3月23日-4月9日(具体场次详见小程序) 演出地点: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不点大视界亲子微剧场立即购票